分散原料的三種染色方法
1.載體染色法
載體染色法是在常壓下加熱進行。它是利用一些對染料和纖維都有直接性的化學品,在染色時當這類化學品進入滌綸內部時,把染料分子也同時攜入,這種化學藥品稱為載體或攜染劑。
利用載體對滌綸染色的原理是滌綸中的苯環與染料分子中的芳核間有較大分子間引力,滌綸能吸附簡單的烴類、酚類等,這些化學品就成為載體。由于載體與滌綸之間的相互作用,使滌綸分子結構松弛,纖維空隙增大,分子易進入纖維內部。同時由于載體本身能與纖維及染料分子產生直接性,不但能幫助染料溶解,把染料單分子帶到纖維表面,增加染料在纖維表面的濃度,而且能減少纖維的表面張力,使運動著的染料分子迅速進入纖維空隙區域,提高了染料分子的擴散率,促使染料與纖維結合,從而完成染色步驟。染色結束后,利用堿洗,使載體完全去除。常用載體有鄰苯基苯酚、聯苯、水楊酸甲酯等,由于大都具有毒性,對人體有害,目前已很少應用,故這里只作一般介紹。
2.高溫高壓染色法
高溫高壓染色法是在高溫有壓力的濕熱狀態下進行。染料在100℃以內上染速率很慢,即使在沸騰的染浴中染色,上染速率和上染百分率也不高,所以必須加壓在2atm(2.02×105Pa)以下,染浴溫度可提高到120~130℃,由于溫度提高,纖維分子的鏈段劇烈運動,產生的瞬時孔隙也越多和越大,此時染料分子的擴散也增快,增加了染料向纖維內部的擴散速率,使染色速率加快,直至染料被吸盡而完成染色。
分散染料的高溫高壓染色方法是一種重要的方法,適合升華牢度低和分子量較小的低溫型染料品種。用這類染料染色勻染性好,色澤濃艷,手感良好,織物透芯程度高,適合于小批量、多品種生產,常用于滌棉混紡織物的染色。
分散染料的高溫高壓染色可在高溫高壓卷染機和噴射、溢流染色機上進行,適宜于染深濃色澤,染色pH值一般控制在5~6,常用醋酸和磷酸二氫銨來調節pH值。為使染浴保持穩定,染色時尚需加入分散劑和高溫勻染劑。
溢流染色機染色工藝舉例:
染色處方:
分散染料 X
高溫勻染劑 0.2~1.2g/L
擴散劑O 0.5~1g/L
醋酸(98%) 0.5~1.5g/L
還原清洗:
燒堿
燒堿(360Be) 6ml/L 保險粉
保險粉 2.5g/L 分散劑 0.1~0.5g/L
工藝流程:
染色機
坯布縫頭→前處理→染色→還原清洗→熱水洗→水洗→脫水→定形。 一般可在50~60℃始染,大約1h后逐漸升溫至130℃,染色1~2h,然后充分水洗。染深色時進行還原清洗代替皂洗,可保持染色成品色澤鮮艷。
3.熱熔染色法
分散染料染滌/棉織物采用熱熔法染色與一般浸軋染色相似,先經浸軋染液后即行烘干,隨即再進行熱熔處理。在200℃高溫作用下,沉積在織物上的染料可以單分子形式擴散進入纖維內部,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對滌綸的染色。若是滌棉混紡織物,則可通過熱熔處理使沾在棉上的染料以氣相或接觸的方式轉移到滌綸上。熱熔染色法是目前滌棉混紡織物染色的主要方法,以連續化軋染生產方式為主,生產效率高,尤其適用于大批量生產。熱熔染色法的缺點是設備占地面積大,同時對使用的染料有一定的條件限制,染料的利用率較高溫高壓法低。
熱熔染色工藝舉例如下(45×45支,淺藍色,65/35滌/棉細紡織物):
(1)染色處方
分散藍2BLN 1.5g/L.
潤濕劑JFC lml/L
擴散劑 1g/L
3%海藻酸鈉漿 5~1Og/L
使用時,用醋酸或磷酸二氫銨調節pH5~6。
(2)工藝流程
軋染
(二浸二軋,軋余率65%,室溫)→預烘(8O~120℃)→熱熔(180~210℃,2~1min)→套染棉。
在高溫熱熔染色中要注意防止染料在預烘和焙烘中產生泳移,熱熔焙烘階段是棉上的分散染料向滌綸轉移的重要階段,要根據染料的耐熱性能,即染料的升華牢度,選擇適當的熱熔溫度和時間。在實際染色時,染料的轉移不可能是完全的,在棉上總殘留有一部分染料,造成棉的沾色,可采用還原清洗或皂洗進行染后處理。若在熱熔法染色后還要進行棉部分的套染,則可在套染后選行后處理。
- 上一條分散顏料五大染色性能
- 下一條詳解染料中間體(全品類)